受連日暴雨影響,廣東省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附近水位攀升、河涌暴漲。6月9日上午,一輛小貨車在一河涌低洼處準備強行涉水時,發動機死火,2男1女滯留車頂,隨時有被洪水沖走的可能。危急關頭,正在附近參加防汛執勤的退役軍人、該村黨總支書陸飛紅火速找來竹筏,不顧個人危險撐篙沖入激流,最終在其他村干部的配合下,成功將所有被困人員救上岸。
陸飛紅(左2)撐竹筏闖洪流舍身救人
這次舍身救人,只是他很多“不一般”中的一件。他所在的連樟村,過去由于地處偏遠地區,村里山多人少,靠人均不足半畝的水田難以維持生活,集體經濟匱乏,長期戴著“省定貧困村”和英德市“軟弱渙散黨支部”兩頂帽子。2005年,19歲的陸飛紅從部隊退伍,面對外出打工掙大錢還是拿著600元工資當村干部,他毅然留下村里,立志幫助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陸飛紅(中)和村中老人拉家常
2017年初,陸飛紅上任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便把黨建工作擺上頭等大事,將黨支部從原來8個優化為5個,從大學生村官、創業致富帶頭人中大力發展黨員,籌措資金入股農業龍頭企業、建廠房辦實業收租金,使村集體年收入從原來“空殼”提升至10多萬元,第二年村黨總支就被評為“英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把脫貧當成終極目標,他圍繞山林和土地做文章搞特色產業,推動土地流轉使用,興建“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多方籌措50萬元建成扶貧車間玩具加工廠,引種近60畝特色水果,興辦靈芝公園,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和生態旅游,至2018年底,村產業覆蓋戶達100%,開發龍頭企業5個,專業合作社3個,全村55戶貧困戶全部實現預脫貧目標。
2020年4月,陸飛紅(左2)和駐村工作組察看貧困戶種植馬古凸情況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連樟村視察后。陸飛紅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決心當好鄉親脫貧致富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如今的連樟村以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區為主要平臺,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推進產業扶貧,已全面幫助村民摘掉了“貧困帽子”。截止2019年底,連樟村54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目標,有勞動力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125元,村集體收入達68萬元。村成為全國首個5G覆蓋的行政村、廣東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榮獲“中國最美村鎮鄉風文明獎”。他個人被評為英德“優秀共產黨員”、清遠“優秀退役軍人”,還被推薦為全國脫貧攻堅獎候選人。
2019年7月,陸飛紅(左)被評為“清遠市優秀退役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