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州市司法局星子司法所以“教育矯正與人文關懷”雙軌并行的工作模式,通過兩起特色矯正實踐,展現新時代社區矯正工作的人性化創新,為社區矯正對象鋪就重返社會的暖心之路。
入矯宣告進家門 溫情化解兩難境
社區矯正對象黃某某因家人重病,無法離家。星子司法所迅速啟動“陽光矯正”應急預案,工作人員攜法律文書,走進黃某某家中辦理入矯手續。在充分評估監管風險的基礎上,量身定制“移動報到+遠程監管”的彈性管理方案,既確保矯正程序規范,又解決照護親人的現實難題。
黃某某感慨:“本以為要被迫在家人和守法之間做選擇,沒想到司法所工作人員竟‘上門’為我入矯。”這場特殊的司法儀式,不僅消解了黃某某的抵觸,激發他的社會責任感,還促使其主動參與社區長者關愛行動,實現從被動服從到主動奉獻的轉變。
執法監督融關懷 法治教育有溫度
針對嚴格管理期社區矯正對象李某某突發住院的特殊情況,司法所及時轉換工作場景。工作人員攜帶普法資料和慰問品深入病房,在術后康復期間開展“床頭法治課”,通過以案釋法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結合術后護理知識普及公民權利義務,實現法治教育與人文關懷的有機融合。
“這次病床邊的談心,讓我讀懂了法律背后的善意。”剛經歷手術的李某某在病榻上簽署承諾書,康復后即加入法治宣傳隊。司法所同步啟動“康復跟蹤幫扶”計劃,聯合民政部門為其建立就業幫扶檔案,搭建起從矯正監管到社會融入的完整鏈條。
“讓冰冷條文傳遞司法溫度,讓剛性監管蘊含柔性力量。”司法所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精準矯正”改革,通過場景創新與服務延伸,助力更多社區矯正對象重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