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清遠市積極探索法治鄉村建設新路徑,把法治融入鄉村治理各個環節,不斷激活鄉村治理“法治細胞”,持續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清遠不斷加強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打通基層治理“微循環”。據了解,清遠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立足鄉村振興建設要求,重點培育4945名以村“兩委”班子成員、人民調解員、村民小組長等為重點的“法治帶頭人”,通過任前培訓等方式提升包括村“兩委”成員在內的“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暢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該市注重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夯實基層依法治理的群眾基礎。為發揮宣傳教育在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清遠市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結合當地文化習俗,大力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通過開展“門樓下”的法治大講堂、在墟鎮集市擺攤設點、上門入戶等方式,宣傳禁毒防毒、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防范非法集資等相關知識,并且利用新媒體、采取新舉措,廣泛開展“民法典進鄉村”“學法力行 共護農安”等主題普法宣傳活動。
同時,清遠結合鄉村治理“百鎮千村”示范創建活動,在全市1228個村(社區)扎實推進“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以點帶面,引領帶動全市鄉村治理建設。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11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49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此外,清遠立足鄉村治理建設,打造具有清遠特色的市、縣(市、區)、鎮(街)、村(社區)四級法治文化陣地。據介紹,清遠市及下轄各縣(市、區)結合本地特色文化,在公共設施建設和公共空間利用時,以景觀石、生態木、宣傳欄、石凳、燈箱等為載體,把法治元素嵌入公園(廣場)。目前,清遠市縣兩級共建有9個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其中有3個被評為省級法治主題文化公園。
為進一步滿足農民群眾的學法用法需要,清遠將法治文化陣地向鎮村一級延伸。目前,全市共打造100多個特色精品鎮村法治文化園(長廊),為鄉村建設注入了法治元素,將法治文化融入百姓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