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立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我市建筑工程技術審查電子報批改革的建議》(市政協七屆會議第20210090號)收悉,十分感謝您對我市建設工程審查工作的關注。現結合各協辦單位意見,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快構建建筑工程規劃電子報批系統的問題。
為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近期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粵府函〔2010〕357號)《清遠市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清遠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任務分解表》的文件精神,加快廣清營商環境一體化并對標廣州的要求,進一步規范建設工程規劃電子報批工作相關流程,提升規劃審批審批效率,優化行政服務,減少企業辦事難度,結合規劃管理工作實際,我局參照廣州、佛山等周邊城市做法,開發了建設工程規劃電子報批模塊,并制定《清遠市自然資源局建設工程規劃電子報批技術指引》,將于近期舉辦推廣培訓,于今年內適時試行建設項目電子報批。
加快構建建筑工程規劃電子報批系統,有利于提高城鄉規劃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統計效率,為政府的行政決策提供信息資源,增加政府對重大公共事務決策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通過技術審查解決了建設項目涉及的客觀的、可量化、可比對、非行政決策范疇內的技術性問題,使行政審批人員專注于項目的行政協調和審批,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審批的效能。
二、關于開發技術審查管理平臺的問題。
(一)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建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并與國家、省平臺等相關系統互聯互通,實現“一張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政府投資項目、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從原來的200多個工作日分別壓減至79個工作日以內和54個工作日以內;原來25個部門75個事項需提供492份材料,52個申請表,通過歸并整合流程和數據共享,只需提供320份材料,1張表單。截止目前,通過網上申報項目有1667個,其中社會投資備案類項目1184個、核準類項目170個、政府投資類項目313個,聯合驗收項目數109個。
(二)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作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牽頭單位,積極協調各成員單位,先后出臺32份審批制度改革配套文件,完成了審批事項的清理和審批流程圖的制定。將135項審批事項整合為61項,明確了實施部門、申辦材料、承辦時限以及改革措施等方面具體的要求;依托政務服務平臺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2019年11月25日清遠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簡稱“審批管理系統”)在市級上線試運行,之后相繼完成了與國家、省工建系統平臺數據對接,實現了相關數據平臺互聯互通,2020年4月復制到縣(市、區)運行,12月分別通過三級等保測評和綜合驗收。
據“一門一網”大數據統計,改革前,我市政府投資類項目行政審批主流程業務平均審批用時149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項目行政審批主流程業務平均審批用時117個工作日。改革后,政府投資類項目行政審批主流程業務平均審批用時壓縮至79個工作日之內,壓減46.98%,比省要求的100個工作日,少了21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項目行政審批主流程業務平均審批用時壓縮至54個工作日之內,壓減53.85%,比省要求的60個工作日,少了6個工作日;帶方案出讓土地的工業項目和房屋市政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35個工作日之內,裝飾裝修等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30個工作日內,均達到省要求少于45個工作日的目標,審批效率進一步提高。
我市審批管理系統覆蓋市直20多個職能部門和8個縣(市、區),融合了我市目前的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成果,具備“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場景式智能服務、在線并聯審批、統計分析、監督管理等功能,可實現全市工程建設項目統一受理、并聯審批、實時流轉和跟蹤督辦。
截至目前,通過審批管理系統審批建設項目1924個,審批服務辦件量13392單,并聯審批辦件量3043單,聯合驗收項目129個。
(三)對標廣州,查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差距。
4月23日,我局與市工改辦會同市營商環境專班、市政數局一行13人,由市工改辦主任(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帶隊,赴廣州市及增城區進行了對標學習。重點學習了廣州市關于低風險項目免辦事項、有效利用信息平臺加強溝通的先進經驗做法和增城區實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方面的改革創新經驗。通過對標學習先進地區經驗和具體做法。梳理出在推動改革方面存在的8大方面的差距、短板。主要體現在機制完善、推動項目策劃生成與方案聯審、大幅提升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審批效率、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全程免費代辦服務”等。印發《清遠市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廣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2021年工作任務分解表》,明確下一步改革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等內容。
三、關于推進建設工程規劃行政審批全流程網辦的問題。
深化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我市作為全省試點地市之一,于2021年2月1日率先上線運行廣東省工程建設項目“一網通辦”系統,依托省政務大數據中心,統一不同審批系統的接口要求和數據標準,實現全國建設項目環評統一申辦和審批系統、省在線投資監管平臺、省土地與決策系統、省統一申辦受理平臺等5個國垂、省垂系統辦件信息、審批過程信息、審批結果信息等實時流轉,實現互聯互通和審批信息跨層級、跨部門互聯共享。自然資源部門的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發改部門的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和生態環境部門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26個事項實行“一張表辦理”,減少材料提交19份、少填報內容48項,辦事時間由10個工作日減為3個工作日。實現工程建設項目網上辦理“一個入口、一表填報、實現流轉、統一出件”,推進全流程辦理“無感切換”,實現“數據跑腿、并聯審批、限時辦結”。
下一步,我局將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責任,聯合各相關部門向房地產企業和建筑業企業宣傳推廣建筑工程技術審查電子報批。
再次誠摯感謝您對我市城市建設的關注與支持,感謝您為我市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附件:
附件1 清遠市財政局關于對市七屆政協會議第20210090號建議協辦意見的函.wps
附件2 清遠市發展和改革局關于市七屆政協五次會議第20210090號提案會辦意見的函.wps
附件3 清遠市政數局關于推進我市建筑工程技術審查電子報批改革的建議.docx
附件4 清遠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市政協七屆會議第(20210090)號提案會辦意見的函.wps
清遠市自然資源局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