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市衛生健康局緊抓“我為群眾辦實事”,學史力行,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轉化為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為醫院提質增效發展的動力。清遠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人醫)作為我市最大規模的公立醫院,狠抓疫情防控與日常醫務工作,持續提高醫院服務智能化、管理精細化水平。
一、科學智能助力,提高進出效率
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對進院人員進行預檢。市人醫通過增強智能化,科學規劃出入口及對人貨分流的措施,提高進出效率。一是增強智能預檢。在醫院各入口處,患者及家屬不需掏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只需在智能化閘機“刷臉”或身份證便實現身份信息和健康信息認證,在體溫測量正常后即可通過,全程不需醫務人員面對面測溫詢問。二是科學設置出入口。根據患者流量及醫療科室設置情況,共設置5個預檢分診出入口,分別是急診科,門診部、兒科門急診、住院部及文化長廊。三是人貨分流提速。設置送貨卸貨專用通道,將住院樓北門作為送貨卸貨專用通道。四是采用智能停車系統,有效解決就診停車難題。通過升級改造智能停車系統,實時顯示剩余車位,并通過病歷系統與停車場收費系統對接,自動識別車輛身份,提高停車繳費效率。
二、集中服務站點,暢通預約渠道
市人醫通過構建集中服務點、暢通多樣預約途徑等方法,有效縮短咨詢及預約時間。一是想方設法讓患者少跑路、快辦事。在門診大廳集中設立綜合服務臺、志愿服務站、床位管理中心、雙向轉診聯絡處,整合并前移醫院等18項服務,為患者提供門診、住院、醫保、醫務等方面的咨詢、辦理及便民保障服務。二是切實改善預約渠道。通過開設現場、電話、微信、網站等多種預約看病方式,與此同時,積極構建預約配套服務,引進新型自助機、公示預約流程、設置“老人愛心崗”,安排志愿者或工作人員協作操作,改善患者自助預約體驗。三是推行“預約診療信譽度管理”,實現分時預約檢查。目前實行分時段預約檢查包括CT、磁共振、核醫學顯像、B超、彩超等項目。此外,對爽約患者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及時釋放被占用的資源。
三、調配診療服務,克服診療時短
市人醫通過人性化開放預約時間節點,調整醫生出診時間,有效縮短患者的診療時間。針對就診量大的科室增加診室和醫生出診人數、控制每位醫生出診掛號總數、增加醫生對每位患者的看診時間,按需配置醫生助理、通過LIS(英語配音)與診療信息系統對接,采用語音記錄、無紙化辦公,縮短了醫生手動抄處方、開檢查單等“無意義時間”,有效增加患者的診療時間。
四、拓寬繳費途徑,智能提速配藥
市人醫積極推行“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患者在完成就診、檢查、檢驗、取藥、治療后,在終端機上(含微信、支付寶、自助終端機等)一次性完成繳費結算,全程實現信息化。與此同時,有效加大智能化建設,通過配備智能發藥系統和智能拆零機,智能存貯系統等自動化設備,實現醫生開具處方后,患者繳費后去到藥房,智能自動擺藥機便已將藥配好。
五、門診功能分區,改善如廁環境
一是優化診區布局。急診科單獨建立CT、放射檢查室、藥房與收費窗口及急診ICU,集中一站式服務;獨立設置兒科門診、急診部,實現24小時接診,有效分流患者和方便患者就醫。二是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如廁環境。市人醫參照“機場標準”,從外觀到硬件統一進行改造,將殘疾人衛生間改為第三衛生間,兼具了殘疾人使用功能。
市人醫秉持“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人民醫院為人民”的辦院宗旨,把黨史學習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以問題為導向,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落地,不斷優化就醫環境,提升就醫體驗,扎扎實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