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是民生保障的安全網,是社會發展的助推器,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百年變局和疫情交織背景下,這一年,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經濟運行“減震器”作用進一步凸顯,改革深入推進,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大大增強,全民參保根基更加穩固,各項待遇水平穩步提高,社會保障事業的“四梁八柱”作用更加明顯,始終守護著百姓的幸福底線。
織密民生保障網
邁好“十四五”時期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第一步,至關重要。一年來,人社部門持續深化改革,多項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相繼破冰,多項重點任務建設取得新成效,社會保障事業織就的民生網更加牢靠。
這一年,全民參保根基更牢,保民生底線信心更足。
最近,在廣東深圳送外賣的河南籍員工劉鑫格外高興,因為不久前深圳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戶籍限制,他也可以在深圳參保了。“參加養老保險是年老后的一份保障,父母也一直催著我繳納社保費。這次深圳放開戶籍限制,我也準備參保了。”劉鑫高興地說。
“全覆蓋”是《社會保險法》確定的基本方針之一。圍繞社保全面覆蓋,人社系統各級部門錨定目標,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精準擴面,推動各類群體全員覆蓋。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25億人、2.28億人、2.82億人,各類參保人數穩定增長。
收支更趨合理,保障能力更強。2021年,我國三項社保基金累計結存數量可觀,截至2021年9月底,養老、失業、工傷三項基本險基金總收入4.78萬億元,總支出4.57萬億元,累計結余6.53萬億元。各項社會保險制度運行可持續性發展進一步得到保障。
這一年,改革向縱深挺進,多項重點任務取得新成效。
養老保險改革進展順利。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持續推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遺屬待遇政策制定實施,各項參保繳費和待遇支出政策得到進一步規范和落實,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力度逐步加大,有力緩解了省際之間、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基金不平衡的矛盾,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蹄疾步穩推進全國統籌工作;
工傷保險積極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圍繞職工生命健康安全,我國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制度體系建設更加完善,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加快研究推進,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穩步實施,確保工傷職工待遇足額及時發放;
失業保險穩崗位惠企紓困取得新成效。延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享受政策門檻不斷降低,中小微企業獲得更大支持,受益主體不斷擴大,繼續放寬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減負穩崗促就業成果顯著。
這一年,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力度空前,基金風險防控和保值增值能力進一步增強,公眾對社保制度信心更強。
加強基金監管,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重點,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實現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中央國家機關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全覆蓋檢查,織密扎牢社保基金管理風險防控網。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規模1.25萬億元;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基金積累規模達4.2萬億元,較好實現長期穩健投資效益,補充養老保險作用初步顯現。
描繪百姓幸福底色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開局之年,我國社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社保惠企惠民政策落地見效,有效增進了民生福祉,促進了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百姓有了更多切實獲得感。
——待遇提升,群眾滿意度更高
“每月按時發放養老金,每年漲個百十來塊錢,最感謝的是共產黨,我們是最幸福的老人!”安徽省宣城市建筑材料總公司退休工人惠德章打心眼里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惠德章老人1999年退休,當年每月養老金399元,2021年,每月養老金已經漲到3265元。
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我國各項社保待遇水平穩步提高。2021年,我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國總體上調4.5%。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完成調整,惠及退休人員近1.27億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水平同時穩步提升。
——安全健康,構筑堅固屏障
“我這種傷最快也要6個月才能恢復,在區人社局的幫助下,我拿到認定書后立刻開始進行康復治療,不用自己墊醫藥費,4個月就能下地走路了。”近日,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某企業職工張明高興地說。推進工傷康復篩查、評估、確認服務工作向前延伸,相城區人社局實現了“認定即篩選、確定即復健、未就業即培訓”,工傷康復時間最多可縮短50%。
一年來,工傷保險為職工構筑起更加安全的防護網。從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到優化工傷康復確認流程和縮短確認時限,再到提升工傷康復管理服務水平……我國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全面推進,企業職工安全防護意識進一步增強,工傷保險助企惠民成效顯著,為更多職工構筑起勞動安全與健康的堅固屏障。
——延續擴圍,兜住基本生活線
2020年從銷售崗位失業后,在失業保險金領取期滿后,家住山西臨汾的趙姣麗還未找到工作。“手里沒什么積蓄,工作也沒找到,一家老小吃喝還挺愁的。”趙姣麗回憶。在了解失業補助金政策后,因為條件符合,她領取了失業補助金。“每個月700多塊錢,連續領取了4個月,這筆錢解決了我家當時的基本生活問題。”趙姣麗說,現在她找到了新的工作,日子也越過越好。
失業保險是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和促進就業的重要基礎。一年來,在延續實施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下,我國失業保險待遇覆蓋面更廣,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作用明顯增強,兜住了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底線。2021年,共發放失業保險待遇993億元。
——減負穩崗,護航企業發展
2021年8月,廣西柳州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收到了穩崗返還資金63.18萬元。對于一家制造企業,這筆資金不僅緩解了企業負擔,更增強了企業發展動力。該企業人力資源部主管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利用這筆返還資金,開展企業人員崗位培訓和技能提升,企業方不僅崗位穩定住了,長遠發展的信心也更足了。”
2021年,在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下,我國穩崗位惠企紓困取得新成效。各地人社部門共向406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230億元。
“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續實施至2022年4月30日。”消息傳來,企業紛紛點贊叫好。這一年,社保助企保障更加有力,更多企業享受到真金白銀的降費紅利。2021年,減收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超1500億元。
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這一年,圍繞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人社系統各級部門齊行動,社會保險管理服務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服務更暖
“奶奶,您往這邊看,眨眨眼。”近日,在河南省內黃縣東莊鎮漢晁村,內黃縣人社局上門為102歲的李奶奶進行資格認證,在經過工作人員的提示、示范后,順利完成了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以前認證有點麻煩,現在多方便,這樣的服務處處為老年人著想,真是太暖心了。”老人的小兒子高興地說。
像這樣的變化在全國處處發生。2021年,聚焦各類重點群體辦事需求,人社部門建立特殊群體臺賬,推進特殊情況上門辦、暖心辦,人社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有效提升,各類重點群體辦事幸福感更強。
——服務更優
信息化是提升服務能力的重要支撐。一年來,從工傷處理迭代升級,工傷服務實現全程“不見面”“零距離”,讓群眾享受暖心、貼心、省心的優質服務,到失業保險待遇的“免跑即領”“免證即辦”,再到對企業穩崗返還金精準發放的“免申即享”……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我國社保經辦服務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互聯網+人社”向縱深發展,43項業務全國“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服務事項不斷增多,累計向社會公眾提供業務訪問達百億人次,智慧賦能讓更多群眾享受人社便捷服務。
——服務更全
在安徽,全省人社95項服務事項均可持社保卡辦理,通過社保卡發放人社各項待遇;在浙江溫州,社保卡全市通用,并與全國80個城市公共交通互聯互通,居民持電子社保卡在文化場所實現門禁、借閱等功能……一張社保卡讓群眾生活更舒適便捷。
2021年,人社部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探索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不斷推進人社領域“全業務用卡”以及其他民生保障領域“一卡通用”,社保卡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的“同城待遇”紛紛落地見效。截至2021年11月,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已達到13.5億人,電子社保卡申領達5億人,“拿著社保卡方便辦事和出行”成為更多百姓共識。
大事記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進行集體學習
2021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2021年12月17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推動發展適合中國國情、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
人社事業“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明確社保體系建設目標
2021年6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要求堅持權責清晰、保障適度、應保盡保原則,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鞏固拓展社會保險扶貧成果,助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2021年8月2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印發《關于鞏固拓展社會保險扶貧成果助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通知》,提出完善困難群體社會保險幫扶政策,推動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提高社會保險保障能力,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水平,充分發揮社會保險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防止參保人員因年老、工傷、失業返貧致貧,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繼續擴圍
2021年5月2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印發《關于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和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相關政策受理期限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發布
2021年1月2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部署“十四五”時期工傷預防工作,更好發揮工傷保險積極功能,切實降低工傷發生率,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暢通失業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
2021年11月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暢通失業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個人申請失業保險關系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轉移接續,暢通失業保險待遇申領渠道,保障勞動者的失業保險權益。
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2021年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關于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