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通報了2022年度質量工作考核結果,清遠市獲評最高等級“A”級。
近年來,清遠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質量工作的系列決策部署,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大力開展質量提升,全面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一、健全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質量強市建設
健全質量強市工作推進機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共治格局。將質量工作納入全市“十四五”規劃,市政府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的實施方案》《清遠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清遠市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扶優計劃》等政策措施,為質量強市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二、聚焦主攻方向,提高產品供給質量
按照“一個行業一個行業”抓質量提升的要求,制定并印發《關于深入推進2022年質量提升工作的通知》,對13個產品(行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免費為500多家企業提供質量技術服務。通過開展調查分析、實施比對研究、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發揮標桿示范作用等措施,解決行業質量共性問題,提升產品質量水平。2022年全市工業產品監督抽查332家生產銷售企業434款產品,經檢驗發現406款產品合格,合格率93.55%。根據省局通報,2022年清遠市三項質量主要指標分別為質量競爭力指數值 81.89,全省排名第10;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 94.25%,全省排名第10;消費品質量合格率92.09%,全省排名第11。
三、樹立質量標桿,引領產業提質增效
制定出臺《清遠市政府質量獎管理辦法》《清遠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清遠市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扶優計劃》等扶持政策,對企業給予經費補助,并通過上門服務、政策解讀、宣傳引導等多項舉措,激勵企業提升產品質量、申報質量獎,引導和激勵優秀組織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助推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第七屆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組織申報評選,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質量獎申報為抓手,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提煉總結優秀質量管理模式,發揮質量標桿企業示范引領作用。針對企業不熟悉評審申報環節的情況,及時實地走訪申報企業,了解申報存在的困難,靠前服務,精準幫扶,就企業申報材料等關鍵環節進行細致指導,為企業參評指明方向,增強企業參評省質量獎的信心。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第七屆省政府質量獎,實現我市省政府質量獎零的突破。
四、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守牢質量安全底線
一是加強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強化獲證企業證后監管,2022年出動執法人員3758人次,檢查企業1675家,立案查處55宗,罰沒金額61.81萬元;完成抽查332家生產銷售門店的434款產品,發現不合格28款。二是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2022年全市檢查特種設備從業單位合共4294家次,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914份,立案62件,查封、扣押特種設備55臺(套),處罰約175萬元。三是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開展重點市場、重點商品等民生領域質量執法行動,2022年共查辦民生領域案件1257宗,其中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案件14宗,涉案貨值403.10萬元,罰沒款717.46萬元。嚴厲打擊商標侵權違法行為,2022年共查處商標侵權違法案件63宗,涉案金額42.33萬元,罰沒33.47萬元,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4宗。深入推進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22年電商領域專利侵權立案56件,結案56件。
五、夯實質量基礎設施,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質量基礎設施統籌建設,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通過有機融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要素資源,建立“1+1+N”模式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服務。2022年“一站式”服務中心共受理計量器具161329臺/件,發放計量證書223126份;產品檢驗收樣914份,發放質檢證書2167份;現場受理特種設備報檢單位10386個,設備總數37014臺,郵寄報告13207份。積極推動質量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推進“清遠市國家質檢中心和公共檢測技術服務平臺綜合項目”建設,現已完成28畝用地無償劃撥工作。圍繞質量基礎設施科技創新開展技術攻關,承擔省市科研項目2項,新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二是加強計量能力建設,建立計量工作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動計量事業提質增效。落實強檢目錄內的計量器具檢定,在強檢驗平臺中注冊登記使用單位1734家,2日內審核1734家,完成率100%;計量器具備案173934臺,2日內完成173934臺,完成率100%;超期未檢和檢定不合格166臺,全部數據已上傳系統,處理率為100%。三是推進標準化工作,積極申報和承擔國家、省級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2022年新增5個省級標準化試點、2個國家級標準化試點。18家企業的36個項目獲市標準化戰略資金資助共95萬元。強化消費品領域標準化工作,抽查有關消費品企業標準36項、團體標準4項。四是提升質量認證效能,積極開展2022年度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全市共有4家新材料企業被省局列入“一企一策”幫扶企業。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有效的綠色食品認證企業22家,認證證書45張;有效的有機產品獲證企業52家,認證證書8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