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高新區招商推介擂臺賽已打響,來自區機關部門、園區企業、金融機構、高校及社會各界的招商能手同臺競技、各顯其能,秉持“我為高新區代言”的參賽初衷,展示自我風采,講好招商故事,傳遞高新聲音,共同為高新區招商引資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賽事精彩紛呈,招商引資氛圍熱烈而濃厚!經過初賽、半決賽的精彩角逐,共有12名選手晉級決賽。 近期,“清遠國家高新區”公眾號推出“高新區招商推介擂臺賽決賽選手風采展示”系列報道,帶領讀者走近這12位選手,傾聽他們比賽背后的故事,以及對比賽、園區未來發展的美好期許。
“希望通過參加招商推介擂臺賽,增進對招商工作的了解和認識,系統提升招商專業素養,深入把握招商工作要領,為高新區招商引資貢獻一份力量。”來自高新區“兩新”組織黨委辦公室的參賽選手湯綺靜認為,此次招商推介擂臺賽既是學習交流的優質平臺,也是發現選拔招商人才的創新渠道。來自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因招商推介擂臺賽而匯聚在一起,交流經驗、分享見解、共享智慧,不僅能有效激發全員招商熱情,形成“人人關心招商、人人參與招商”的濃厚氛圍,還能為高新區甄選培育一批高素質招商人才,夯實招商引資工作的人才基礎。
自報名參賽后,湯綺靜便立足本職工作,認真思考黨建工作與招商工作之間的關系,不斷探索兩者之間的切入點,確保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促進園區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
經過初賽與半決賽的歷練,湯綺靜深刻認識到招商工作是一項復雜且重要的任務,對于推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園區形象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作為招商經驗為零的選手,湯綺靜深知自己的短板與不足。在準備決賽的過程中,她通過全方位掌握高新區發展情況,多渠道學習招商相關理論知識,努力讓自己在不熟悉的招商領域也能做到侃侃而談。“只要賽前做足充分準備,招商‘行外人’也能做好招商推介。”湯綺靜表示,當下要持續學習招商知識,全面完善推介內容,不斷模擬、反復練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全力備戰迎接決賽的考驗。
倘若能成為招商大使,湯綺靜將深入了解高新區的核心競爭力、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同時立足本職工作,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與企業間的聯建互動,有效地為高新區招商代言,不斷探索產業鏈招商等創新方式,更好地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大賽不僅是對個人技能的檢驗,更是一次全方位的自我提升之旅。通過比賽,我將工作思路和招商實務相結合,充分發揮科創服務平臺資源優勢,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提供更準確的服務支撐。”王斐在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工作已有五個年頭,長期接觸科創服務工作的她,已形成一套系統化的招商服務方法論,“作為一名科創服務工作人員,我不僅要做好軟服務,更要精準推介,以數據可視化分析園區產業集聚度、創新要素配置和政策疊加優勢,讓企業直觀看到落地發展的可行性和成長空間。”
在招商推介擂臺賽的半決賽上,王斐將高新區生動地比喻為創新矩陣中的一匹“黑馬”,“高新區正以‘三區疊加’的獨特優勢閃耀登場,其身上具備‘三重引力’,選擇高新區,就是選擇未來。”這一新穎獨特、深入淺出的比喻,瞬間贏得全場的掌聲,并成功晉級決賽。
“要做好招商引資,不僅要能推介,還要會推介,要站在客商的角度介紹當地營商環境,讓企業直觀看到‘真金白銀’的紅利。”王斐認為,招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求具備前瞻性、專業性和綜合性,不僅要對園區自身的優劣勢有清晰的認知,還要深入洞察目標企業的實際需求,精準匹配企業所需,努力實現雙方共贏,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過激烈的角逐與比拼,王斐在初賽、半決賽的賽場上脫穎而出。王斐代表的不僅是個人,更是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對招商的支撐力量。“每一次歷練都有收獲、每一次打磨都是成長。同事全程參與材料籌備和模擬訓練,不僅提供專業指導,還及時糾正細節錯誤。”
對于決賽的準備,王斐將從理論、實操、心態三方面著手,系統學習產業專業知識,提升產業專業度,讀懂看透決賽規則,反復打磨個人表現,保持頭腦冷靜、思路清晰,以平常心迎接比賽。“在賽場上,我既感受到了競爭的激烈,也體會到展現自我價值的珍貴。如今,我滿懷期待地迎接這場萬眾矚目的決賽,希望在未來能夠與更多優秀的人才攜手,為高新區的招商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王斐表示,如果成為招商大使,她將做好高新區形象的代言人,時時處處宣傳推介高新區,講好高新區的故事,展示“科創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