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知識產權專員走進廣工探秘自動化與人工智能創新實踐暨AI專利池構建發布”主題交流活動在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辦。高新區管委會、區科技創新局、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廣東工業大學產研院有關負責人及企業代表、知識產權專員等參加活動。活動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專利成果轉化應用,共同探討知識產權規劃管理新路徑,賦能區域創新生態優化。
活動中,由廣東工業大學依托“1+2+3”攀撐計劃搭建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聯合多方打造的首批33項AI專利池正式啟動運營。
據悉,該專利池聚焦高新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涵蓋大數據、大模型等關鍵技術,構建了“技術+人才+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致力于破解中小企業創新瓶頸,助力清遠高新區產業“智造”升級。
活動現場舉行了AI專利池三方戰略簽約儀式,廣東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清遠分中心、清遠高新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綜合服務)中心與廣東概念驗證投資發展合伙企業正式建立合作,標志著專利池進入實質運營階段。簽約方將協同開展專利供需對接、技術評估及商業化輔導,打通“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創新鏈條,為傳統產業數字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供知識產權保護與賦能。
“AI專利池的構建,將整合AI領域核心專利,通過許可授權、交叉共享等機制,有效降低企業研發成本,推動‘人工智能+制造業’全鏈條融合,加速形成技術產業良性循環,努力將高新區打造成清遠市人工智能技術策源地與產業高地。”活動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還將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制造業”融合發展,有針對性地為清遠產業、企業提供服務和支持,不斷完善高新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
近年來,高新區作為
清遠工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主戰場”
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
全方位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和專利成果轉移轉化
去年,廣東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清遠分中心在高新區揭牌成立,通過整合廣東工業大學強大的科研資源和技術優勢,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路徑。
目前,中心積極對接企業需求,累計走訪企業80家,收集企業在技術創新與轉型升級方面的技術需求35件,舉辦各種形式的對接活動共12場,累計促成2個專利技術項目落地轉化。 探索以“高校+政府+企業”三方聯合共建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中試實驗等校地平臺建設模式,賦能清遠制造業提質增效。 此外,高新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綜合服務)中心常態化組織專業入駐機構、知產服務聯盟導師深入園區服務企業,為企業提供專利布局規劃和預審輔導服務,累計幫助企業培育高價值專利664件,促進轄區專利獲得授權量1683件,同比增長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