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新區招商推介擂臺賽正如火如荼進行,全區上下以“賽”促招、以“擂”聚力,全面展現高新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主陣地的發展動能。
這場持續升溫的擂臺賽,不僅成為檢驗招商能力的競技場,更化作立體呈現區域優勢的展示窗,高新區依托七大核心優勢,向外界釋放強勁引資信號。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
這七大核心優勢具體是什么吧
↓↓
優勢一:區位得天獨厚
高新區地處清遠市最南端,緊鄰廣州花都區,區位交通得天獨厚,40分鐘直達白云國際機場,2小時覆蓋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圈; 清遠“六縱四橫”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100公里,高鐵、高速、城軌等交通干線與珠三角交通干線實現無縫對接,北江千噸航線直達珠三角樞紐港口,形成“高鐵+高速+空港+江運”“四維一體”立體交通網絡,實現“水陸空鐵”多式聯運。
△高新區高鐵1小時生活圈。(資料圖)
優勢二:產業集聚優勢
經過多年深耕,高新區已形成了以新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為主導的“3+1”現代產業體系。新材料產業集群特色鮮明,集聚了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成為廣東最具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基地之一,部分細分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其中,先導科技集團是全球稀散金屬材料領軍者,綜合實力國內第一、世界第二。轄區還培育了豪美新材、聚石化學、金祿電子三家上市企業。園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增強。
△先導科技集團。(朱梓恒 攝)
優勢三:創新驅動賦能
高新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聚焦創新主體培育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深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知名高校賦能,與華南師范大學共建新材料研究院,聯合西安交大、中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設立技術轉移中心,先后建立了華師研究院、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清遠科創中心、廣東省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清遠分中心、知識產權協同運營(綜合服務)中心等一批科技服務平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數量、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專利授權量占比均居全市第一。
△華師研究院。(陳相如 攝)
優勢四:人才生態環境優渥
高新區注重產教融合和人才引育工作,創新產教融合培養方式,推動企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工作站,在西安交大、廣州黃埔區等人才高地建立人才驛站,發揮“人才飛地”作用,靶向引進和培育重點產業人才。 在廣東省(清遠)職教城建設高新區鳳翔谷人才基地,目前與廣東職教城高校達成合作9家;與清遠市技師學院合作共建“高新產業學院”,大力發展職業(技工)教育,每年為高新區企業提供實習和就業學生不少于500名,打通了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人才引育通道。 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廠中校”“校中廠”“訂單班”的定向培養模式,不斷壯大主導產業人才隊伍。2024年發布高校成果超90項,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0項。
△高新區鳳翔谷人才基地自運轉以來,立足企業和人才發展需求,多維度服務區內企業和扶持創業項目的健康發展。(資料圖)
優勢五:基金效應顯現
2018年以來,為扶持高新區企業經濟發展,高新區國有公司作為基金發起人之一參與設立四支產業基金,基金總規模達15.55億元。 2025年,計劃設立高新區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5億元,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主導產業,助力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全力扶持高新區企業經濟發展。
△2024年,高新區國有公司發起設立的廣東粵科清遠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投資引入星邏科技無人機及廣州知易生物活體生物藥產業基地項目落地高新區,投資金額合計7300萬元。(資料圖)
優勢六:營商環境優異
高新區不斷精簡審批流程、優化幫辦服務,實現“周六延時服務”“企業開辦”“一件事主題”等集成辦理服務體系構建和推行企業投資備案項目“不見面審批”“拿地即開工”、分階段施工許可“樁基先行”、容缺受理、生產性用房人防手續豁免等服務創新舉措,并與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合作,在高新區建成粵北唯一一家知識產權巡回審判法庭,為企業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駕護航。
△高新區行政審批局推出周六“延時服務”。(陳相如 攝)
優勢七:發展空間巨大
高新區扎實做好“三塊地”文章,通過提升工業匹配度,做好存量用地文章;建設工業高標準廠房,做好高效用地文章,規劃建設高標準廠房約700萬平方米;做好新增用地文章,全力打造近3000畝電子信息產業園。
△高新區高標準廠房。(朱梓恒 攝)
據了解,擂臺賽既是招商能力的“試金石”,更是優勢的“放大器”,未來將持續以賽為媒,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在高新區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