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
近日,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建文接受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采訪,詳細介紹了高新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等方面的工作和成效,并結合高新區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闡述下一步抓好全國兩會精神貫徹落實工作的思路和舉措。
本篇報道分上下兩篇推出,以下是第二篇。
△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建文接受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采訪。(陳相如 攝)
謀未來
雙輪驅動沖刺千億新目標?
春潮涌動處,奮進正當時。
“接下來,高新區將攜手企業進一步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共同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加快培育‘3+3’百億級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加大在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營商環境等領域的工作力度,共同書寫園區發展新篇章。”陳建文表示,在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壯闊圖景中,高新區在實干與創新中邁出堅實步伐,書寫著后發地區向高新技術產業高地進軍的時代答卷。
△高新區園區航拍。(朱梓恒 攝)
繼續壯大“3+1”主導產業,把相關產業作為招商的主攻方向。今年已部署兩個招商小分隊,一個駐扎于長三角,面向江浙、環渤海一帶招商引資;另一個則專注省內,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招商引資。
重點培育“3+3”百億級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將先導科技集團、豪美新材、楚江銅業三大優質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為百億級頭部企業(目前先導科技集團在清遠地區產值已突破“百億級”),同時,依托廣匯國際鐘表產業城、陳田匯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基地和聲光電產業,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鐘表、零部件和聲光電三大產業集群。
2025年,力爭引進主導產業項目80個以上,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到2027年,力爭全區工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主導產業產值突破800億元。
在追“高”逐“新”的道路上不遺余力,對標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突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持續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強化科技型企業培育服務,形成企業梯次培育體系,鼓勵支持科技型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高新區華南863科技創新園對面,清遠智慧人才超市、高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高新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高新區人民法庭等平臺均聚集于此處。(朱梓恒 攝)
此外,將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國試點園區建設,打通園區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重點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和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建成高新區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年內引進更多高校或科研院所進駐平臺。
同時,完善科技金融服務,把省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清遠分中心打造成功能完善的專業科技金融服務平臺。
打造人才聚集“強磁場”。常態化開展“雙走進”等交流活動,力爭吸引1000多名省職教城大學生來高新區實習就業,力爭2025年度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5000萬元,持續建強省職教城創新創業和人才引育培養基地;加快推進建設概念認證中心等人才集聚平臺,扎實推進“百萬英才匯南粵”“揚帆計劃”“啟航計劃”項目;充分利用清遠智慧人才超市等平臺,籌劃招聘活動30多場次,組織區內企業赴昆明理工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參加高校雙選會,為企業吸引集聚優秀人才,持續拓寬人才招募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