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作為清遠市工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主戰場”,高新區始終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聚焦“項目建設年”“百千萬工程”,持續做好“三塊地”文章,落實“五個抓”工作,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培育打造“3+3”百億級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奮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
日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聚焦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實踐,推出《清遠高新區向新攀高積蓄發展新動能》報道,多角度展示高新區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工作的亮點成效,現將這篇報道分篇進行轉發。
△高新區園區航拍。(朱梓恒 攝)
以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形成
1月6日,高新區與清遠市技師學院高新產業學院合作簽約儀式暨清遠市高技能人才培養聯合體成立大會在清遠市技師學院舉行。
高新產業學院是清遠市技師學院新設立的教學院系,主要負責落實與高新區開展合作的各項內容,與高新區企業共同開展校企協同育人、建設相關專業、合作開發課程、打造實踐基地,為人才雙向流動提供技術服務。
據介紹,高新產業學院和清遠市高技能人才培養聯合體的成立,將極大地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清遠市職業(技術)院校、行業協會、技能培訓機構之間提供多元化合作平臺,更好地對接高技能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推進校企深度融合發展,為清遠市和高新區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高新區華南863科技創新園匯聚了許多研發機構和企業孵化器。(朱梓恒 攝)
創新平臺載體是培養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資源、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的重要支撐。
? 2024年,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牽引,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目標,加快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深化與四川、云南、重慶、吉林、黑龍江等省市11所高校的合作,建設粵北首家工業園區、高校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項目;
? 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0項,預估帶動資金投入超6000萬元,創造經濟效益超1億元;
? 做大做強人才平臺載體,獲批廣東省博士工作站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
? 在站博士后1人獲得國家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1人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資助。
同時,高新區積極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籌備成立高性能新型材料智造市域產教聯合體,發動一批學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企業加入聯合體理事會,持續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創新動能。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2024年,高新區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通過科技政策引導,積極推動平臺、項目、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此外,高新區還積極推動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培育,打造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的良好生態。
△在高新區華南863科技創新園對面,清遠智慧人才超市、高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高新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高新區人民法庭等平臺均聚集于此處。(朱梓恒 攝)
? 2024年,高新區53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4家;
? 4家企業申報廣東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企業被認定為清遠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廣東十長生化妝品制造有限公司獲廣東省科技成果推廣獎,清遠市美佳樂環保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獲“創新清遠”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科技創新加速跑,結出累累碩果。2024年,高新區專利授權量共計1319件,同比增長30.46%,其中發明專利357件,同比增長21.02%,專利授權量居清遠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