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廣碩鞋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中外合資輕工制鞋企業,年生產能力1500萬雙,出口創匯3億多美元。從廣州搬遷到清遠至今,廣碩鞋業先后榮獲“清遠市十大優秀企業”、“清遠市模范職工之家”、“廣東省抗震救災社會捐贈先進集體”、“國家信用管理AA企業”和“中國質量誠信企業”等多個榮譽稱號。
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
制鞋行業是傳統產業,但隨著國內生產成本的大幅提升,制鞋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與國外同行業工廠競爭,如何在中國大陸生存發展下去,就成為廣碩面對的迫切問題。為應對這些問題,該公司的高層深思熟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廣碩鞋業在公司內部推行4P政策,即團隊、產品、流程、利潤,4P政策刪繁就簡,提出了企業競爭的關鍵所在。廣碩公司高層考慮到,要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就必須注入新科技的力量,借以減少企業對人力的依賴,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品質。為此,廣碩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引進相關設備,還自主研發了各種輔助生產設備。
要讓傳統產業不斷發展下去,還必須顛覆傳統,不斷創新,為此,廣碩設定了未來的目標與愿景,逐漸從OEM(非自主設計,代工生產)工廠向ODM(自主設計和生產)工廠轉型升級。
2005年,廣碩鞋業通過了ISO9001和ISO14001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化管理貫穿開發、材料、生產、出貨到顧客滿意所有的質量過程,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持續改進,達到品質保障,并順利通過CQC(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證公司的審核。
挖掘人才,月培訓總時數達到67000小時
現有員工1.5萬人的廣碩鞋業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學習型企業,注重培訓投入,為不同專業類型、不同層級的職工量身制定培訓計劃,常年開設了預訓班、干訓班、經副理等8個培訓班。月培訓總時數達到67000小時,月人均培訓時數達到4.5小時。
2015年10月,44歲的譚顯華從樣品室申請到版師室學習設計,“工資雖然目前少了,但是我的目標是做一名版師”。1991年,譚顯華進入廣碩的前身廣州廣榮公司,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作為一名低學歷員工,他在學習中遇到過很多困難,但是好學的習慣得到該公司的積極鼓勵。早期他通過自學,了解加工、成型前邦、中邦、后邦的整套工序。2003年,他從車間調到樣品室,工作至今,自學了英語、電腦、法律和武術,還學會用電腦進行3D制圖。
事實上,受益于廣碩職工培訓計劃的遠不止譚顯華一人,廣碩鞋業以人為本,注重生產一線員工的挖掘和培養,設定生產員工技能發展與職業規劃,規范執行生產線員工晉升流程,該公司生產干部的培訓和升遷均來自生產一線員工的向上成長。2014年,生產部共升遷干部84人,其中經理3人,副理3人,部長12人,組長30人,技術員36人。
廣碩公司還成立了Lean(精實管理)部門,對有效的提案和建議進行追蹤和落實,發動職工全員參與,有效地調動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通過一系列人性化、科學化的措施,廣碩鞋業的人員流失率從5%降為1.58%。
廣碩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招收大量殘疾職工,不占部門編制,成立殘疾職工聯合會,關懷殘疾職工,成為廣東省殘疾人就業一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