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震懾作用,提升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社會共治效能,清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遴選發布了2024年度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涉及行政裁決、行政處罰、人民解調、維權援助等多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關注度和影響力,生動呈現了我市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成效。
一、清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借助侵權判定鑒定機制,準確裁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
【案情簡介】上海祐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化妝品(包裝袋)”外觀設計專利(專利號:ZL202230494921.3)的專利權人。請求人發現我市轄區內的廣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落入上述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向清遠市清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
執法人員立案后,迅速組成合議組并調查取證。因案件專利技術性較強,向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申請技術調查官參與案件審理,并出具被控侵權產品未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技術調查意見。2024年8月30日,清遠市清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采納技術調查官技術調查意見的基礎上,依法作出被請求人的被控侵權產品對ZL202230494921.3號外觀專利不構成侵權的行政裁決,并出具《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行政裁決書》。
【典型意義】本案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技術調查、侵權判定鑒定機制,借助省級知識產權專家庫力量,由技術調查官參與指導案件并根據技術調查意見作出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的案件。美妝產業是我市重點戰略支柱產業,本案的成功辦理,既充分發揮技術調查官技術優勢,快速有效化解專利侵權糾紛,又充分保障了清遠本地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了我市美妝產業健康發展。
二、清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元化解“一種用于充電器防雨的充電樁”專利侵權糾紛案
【案情簡介】請求人青縣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是“一種用于充電器防雨的充電樁”(類型:實用新型;專利號:ZL202022859724.5)、“充電樁”(類型:外觀設計專利;專利號:ZL202230709269.2)專利權人,2024年11月,請求人就清遠某制品有限公司涉嫌專利侵權行為,向清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
清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企業訴求,迅速立案、調查和取證。同時,積極利用知識產權技術調查、侵權判定鑒定機制,向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請求技術支持,為本案提供產品專利相似度技術比對分析、技術調查意見等專業技術支撐。辦案人員仔細分析研討案件情況、技術調查意見,結合本案的特殊性建議雙方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糾紛,最終促成雙方達成突破性共識:1.被請求人承諾下架涉本案專利相關產品鏈接、刪除涉本案專利相關產品信息,不再經營涉本案專利相關產品。2.請求人在被請求人遵守承諾的情況下,不再追究被請求人之前經營行為。2024年12月,雙方簽訂《專利侵權糾紛調解協議書》,實現矛盾糾紛高效化解。
【典型意義】本案系深化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利用行政調解手段解決的一宗涉企糾紛。辦案人員通過“點對點”風險預警與“背靠背”利益分析調解策略,高效促成了雙方當事人和解,既有效維護了專利權人合法權益,又為清遠本地企業減輕了訴累,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的經濟和時間成本效益顯著,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三、清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侵犯清遠雞地理標志專用權案
【案情簡介】2024年8月29日,清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檢查發現清遠市某超市有限公司保利天匯店銷售的食品包裝上標示“溫氏清遠麻雞”、“溫氏清遠雞”,產地:河源市源城區”。經初步核查,當事人無法證明其銷售的上述商品符合清遠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相關要求,涉嫌在產品上使用與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近似或者可能誤導消費者的文字或者圖案標志,容易使消費者將上述兩種食品誤認為清遠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當事人的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了《廣東省地理標志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第(四)、(五)項的規定,依據《廣東省地理標志條例》第二十六條,對當事人作出沒收“溫氏清遠雞”0.684kg及沒收違法所得136.04元的行政處罰。
【典型意義】地理標志是一種公共資源,地理標志侵權不同于普通商標侵權,擅自使用地理標志用于生產、銷售,不僅損害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而且誤導消費者,影響消費體驗,應依法予以查處。近年來,清遠市著力打造清遠雞、英德紅茶、西牛麻竹筍、清遠絲苗米和連州菜心五大百億農業產業,該案展示了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部門對侵權行為的零容忍,也引導督促經營者遵守相關法規,合法生產銷售地理標志產品,有力促進了地方地理標志產業健康發展。
四、英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擅自使用“英德紅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行政處罰案
【案情簡介】2024年10月22日,英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英德市某商行進行檢查,當事人購進印有“英德紅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茶葉盒,用于包裝顧客購買的散裝茶葉。經查明,當事人未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使用英德紅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不屬于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合法使用人。當事人擅自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行為違反了《廣東省地理標志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依據《廣東省地理標志條例》第二十六條,對當事人作出沒收涉案的茶葉盒和處以罰款人民幣貳拾伍元的行政處罰。
【典型意義】英德紅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原產地證明商標,作為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在全國知名度較高。近年來,清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清遠雞、英德紅茶、西牛麻竹筍、清遠絲苗米和連州菜心五大百億農業產業的品牌保護工作,嚴厲打擊侵權違法行為。當事人未經批準就擅自使用“英德紅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屬于違法行為,此案的查辦,可以引導本地區生產經營者嚴格遵守英德紅茶地理標志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積極申請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主動規避地理標志侵權風險。
五、佛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生產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案
【案情簡介】2024年3月14日下午,佛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佛岡縣公安局在上級部門指導下,成功搗毀假冒名牌手袋生產窩點1個。查獲假冒LV品牌皮包、含LV標志的成品、半成品皮包以及相關生產設備一批。
經查明,涉案當事人為姚某中生產制作的涉案手袋上的標志為LV品牌注冊商標,無法提供商標授權材料及營業執照。根據價格認定機構對當事人生產成品價格認定,認定該批侵權商品的總價格為41200元。姚某中生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的違法行為侵犯了知名品牌商合法權益,依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相關規定,佛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作出責令改正,沒收侵權商品(成品),沒收侵權半成品、原材料,沒收用于制造侵權商品的工具,罰款79500元的行政處罰。
【典型意義】該案是市場監管、公安、檢察機關等部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行刑銜接工作,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典型案件。本案通過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各部門緊密銜接配合,嚴厲打擊了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有力維護了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形成了知識產權保護的閉環。
六、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清遠)分中心調解涉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案
【案情簡介】珞拉芮絲珠寶有限公司注冊了第12294024號“LOLAROSE”商標、第G1028752號“LOLAROSELONDON”商標。2024年11月22日,某貿易公司(系港澳臺投資企業)經珞拉芮絲珠寶有限公司合法獨家許可授權,以泉州某珠寶公司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低價售賣帶有“LOLA ROSE”“LOLA ROSE LONDON”注冊商標的侵權產品為由起訴至清遠市清城區人民法院,要求停止侵權及索賠人民幣5萬元。
泉州某珠寶公司實際經營場所位于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清城區人民法院委托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清遠)分中心就商標侵權糾紛開展訴前調解。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秉持中立、公正原則,積極搭建溝通橋梁,向雙方普及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建立信任關系,鼓勵雙方冷靜、理性直接溝通,一個月內促成雙方和解,泉州某珠寶公司支付1.5萬元和解金,某貿易公司撤訴。
【典型意義】本案是“巡回法庭+專家坐班”調解機制的成功實踐。調解中心充分發揮法律專家專業優勢,快速厘清爭議焦點,引導侵權方主動擔責。不僅減輕了企業訴訟成本和時間負擔,避免冗長訴訟流程,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與商業聲譽,也促使市場參與者規范經營,推動珠寶產業健康發展,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七、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清遠)分中心“背靠背”調解侵害"中華"系列商標權糾紛案
【案情簡介】某鉛筆公司是上市公司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的獨資企業,經授權取得“中華”系列商標(注冊號:第381104號、19710號、1540845號)的獨占使用權,其生產的“中華鉛筆”具有較大品牌影響力。2024年11月1日,該公司發現陽山縣某商店銷售標有“中華”字樣中華牌6151鉛筆,經公證取證后向清遠市清城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2萬元。
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清遠)分中心受清城區人民法院委派,開展商標侵權糾紛訴前聯調。調解員深入了解案情,專業研判、準確把握雙方爭議焦點及共同利益。陽山縣某商店侵權行為事實清晰,但是屬于鄉鎮個體戶,實際賠償能力有限。為避免訴訟周期長、成本高的問題,調解員采取“背靠背”調解模式,一方面向某鉛筆公司闡明陽山縣某商店經營現狀,建議從市場凈化角度適當減免賠償;另一方面向陽山縣某商店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定,結合同類判例警示法律風險。經多輪協調,雙方在一個月內最終達成和解:陽山縣某商店立即停止銷售并銷毀庫存侵權商品,支付4000元維權成本,某鉛筆公司同意撤訴。
【典型意義】本案是“巡回法庭+法律專家坐班”調解機制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典范。調解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平衡權利人合法權益與侵權方實際困難,通過“柔性調解”替代“剛性訴訟”,幫助企業節省訴訟成本、縮短維權周期,同時避免侵權方因高額賠償陷入經營困境。調解結果既維護了“中華老字號”的品牌價值,又引導鄉鎮商戶增強知識產權合規意識,有效凈化區域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八、連南瑤族自治縣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創新采用“人民調解+瑤老”模式處理“小長鼓”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
【案情簡介】請求人唐某于2020年3月31日獲得名稱為“小長鼓”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專利號為CN201930487227.7,該專利權在請求人提起侵權糾紛處理請求時均合法有效。2024年12月27日,請求人以被請求人擅自仿制并銷售的小長鼓落入其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向連南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該局委派連南瑤族自治縣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進行處理。
經查,被請求人銷售的小長鼓在整體造型、紋飾布局等核心設計要素上與請求人專利產品高度重合,構成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因涉事雙方均為瑤族同胞,連南瑤族自治縣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創新采用“人民調解+瑤老”特色機制,邀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參與調解。調解過程中,調解員結合瑤族“瑤老制”傳統,以尊重民族文化、維系同胞情感為原則,詳細闡明專利保護意義及侵權法律后果,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協議:被請求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雙方達成和解;針對此次侵權行為,唐某不在追究。
【典型意義】本案依托“瑤老制”調解傳統,邀請非遺傳承人參與糾紛化解,以民族情感為紐帶、以文化共識為基礎,實現“法理”與“情理”的平衡。“人民調解+瑤老”機制將現代法治與民族治理智慧結合,為民族地區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探索新路徑,是民族地區知識產權保護與傳統文化傳承融合的創新實踐。對優化營商環境、激發非遺創新活力具有示范意義,也為其他民族地區提供可復制的“連南經驗”。
九、清新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發揮多元調解優勢,促雙方合作共贏
【案情簡介】第12551434號“zhujiang珠江”是廣東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注冊在第19類“建筑用非金屬墻磚”等商品上的注冊商標。2024年4月,該公司向清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投訴清新區某陶瓷生產企業涉嫌侵犯其商標專用權,清新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時介入案件調解處理。2024年5月8日,經雙方同意,調解員通過線上視頻調解,向雙方講清案件事實,闡明法律依據,說明利害關系,引導被投訴企業認清侵權事實。被訴方表示并不是主觀上有意侵犯他人的商標專用權,愿意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希望能夠取得對方的諒解。投訴方表示愿意協商解決,并與被訴方達成合作,授權被訴方商標使用權證,雙方自愿簽訂《調解協議書》。
【典型意義】本案調解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準確判斷侵權事實,基于停止使用可能產生的影響,決定從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促成雙方合作共贏等方面入手,促成當事人之間達成授權許可使用協議,既提高了維權效率又保障了本地企業的正常運行,營造了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十、清城區中小企業協會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高效化解中小企業商標侵權難題
【案情簡介】2024年12月,清遠某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就被訴在經營過程中使用“楓聲”二字涉嫌侵權一事向清城區中小企業協會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申請法律咨詢和維權援助。
工作人員通過查詢,發現“楓聲”已注冊為商標(注冊日期:2023年1月21日;商標分類:第43類)。該公司于2024年4月7日登記成立,服務類別與商標權利人注冊類別相同,其在門面招牌、宣傳媒介上突出使用“楓聲”字樣已涉嫌構成商標侵權。工作人員出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意見建議書》,建議該公司盡快與商標權利人進行溝通,了解對方訴求并通過協商方式解決,避免對方要求行政部門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過溝通,該公司在對外宣傳標示中撤下“楓聲”字樣,并將整改情況反饋至商標所有權人,最終取得投訴方諒解。
【典型意義】中小企業在繁榮經濟、穩定就業、活躍市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這些企業普遍存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法律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清城區中小企業協會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意見,指導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全力保障中小企業實現平穩健康發展。此案件的解決,不僅維護了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也進一步提升了本地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