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存儲在“數字錢包”里的“虛擬貨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受到眾多關注,一度成為投資的熱點。近年來,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的盛行,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滋生賭博、非法集資、詐騙、傳銷、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01 嚴格遵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 在我國,虛擬貨幣不屬于法定貨幣,虛擬貨幣相關業(yè)務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銀保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和外匯局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明確了虛擬貨幣和相關業(yè)務活動本質屬性: (一)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 (二)虛擬貨幣相關業(yè)務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 (三)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lián)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于非法金融活動; (四)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存在法律風險。 02 了解常見的虛擬貨幣騙局 (一)“拉人頭”式傳銷。利用虛擬貨幣概念以“直推獎勵”“團隊獎金”誘導投資者發(fā)展下線,實則是金融傳銷騙局。不少投資者為了拿到更多返傭,發(fā)展更多人成為自己的下線,讓更多投資者參與其中,最終被套牢。 (二)虛構交易“非法集資”。打著虛擬貨幣的旗號投資石油等金融衍生品,通過虛假交易平臺和高收益承諾等手段非法斂財,以此募集投資人的錢財。此類投資平臺常在投資者充值投資后設置限制提現(xiàn)、惡意帶單等套路,最終可能導致投資者本金無法挽回。 03 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 (一)不參與虛擬貨幣相關投資活動,不從事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相關的上下游工作,不盲目跟風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 (二)樹立正確投資觀念,不輕信高額收益、高額回報等宣傳,選擇正規(guī)渠道進行投資理財,謹防個人財產及權益受損。 (三)防范個人信息泄露,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及密碼、手機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 (四)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虛擬貨幣非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