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清遠高新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認真做好“六穩”工作,促進經濟運行企穩向好。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全力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疫情發生以后,清遠高新區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及時安排第一批疫情防控專項經費500萬元,建立疫情防控物資等的“采購綠色通道”,全面排查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全力推進復工復產。一是抓好企業穩崗工作。全省第一個采取“點對點、一站式”集中接送湖北籍務工人員返崗,組織22輛“復工暖心直通車”接回區內90多家企業共計500多名鄂籍員工及其家屬,幫助企業搭建網上人才招聘平臺,有效緩解企業用人難問題;二是及時出臺扶持政策。制定、出臺了《企業外來務工人員疫情防控期間臨時租住補貼暫行辦法》《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摘編中央、省、市、區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政策文件推送企業,并協助企業申報有關優惠政策。三是領導干部靠前指揮。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隊到疫情防控一線檢查督導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目前,規上企業復工復產率100%。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為清遠高新區首家A股上市公司,也是清遠目前唯一一家在國內A股敲鐘上市的本土企業。
(二)全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上半年,與京東集團、蘇雅瑪斯國際、東莞銘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凱雷投資集團等13家企業有投資意向的企業多次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進行考察對接工作,并先后兩次到北京全面對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目前已通過租賃廠房引進項目18個,總投資約3億元。二是抓好重點項目投資建設。建立重點項目領導包干協調機制,開辟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強化跟蹤服務,嚴格督查項目建設節點。我區11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已完成投資約4.5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3.6%。其中5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8.3%。三是積極推動建設和使用標準廠房。目前高新區高標準廠房建設項目有天安智谷3期工程、中數科谷科技產業園等14個,總投資約116億元,總建筑面積約272萬平方米,加強對高標準廠房建設的跟蹤服務,并在各類招商會議宣傳推介,主動為企業搭橋牽線。四是加快產業升級步伐。鼓勵企業開展技改,上半年共有40家企業64個項目開展技術改造。共完成工業技改投資約2.77億元。五是開展普惠性科技金融風險準備金試點工作,通過1000萬元風險準備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為企業提供不低于1個億的授信額度;設立基金規模為1個億的清遠華弘創新藥物產業投資基金,緩解企業融資難題。上半年,全區15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49.49億元,工業增加值26.3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48.9%,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834萬元。
(三)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一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通過政策宣傳、專項輔導培訓等推進高企的培育,推動規上企業組建研發機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上半年有10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36項,中能檢測、聚航新材料等11家企業意向申報省級工程中心;正通金屬制品、穩峰電力等9家企業意向申報市級工程中心;聚石化學等6家企業申報省級重點實驗室。天機醫用機器人技術(清遠)有限公司、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萊檬(清遠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獲2020年度清遠市“新冠肺炎防治技術和產品應急攻關”科技計劃項目立項。二是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宣傳普及,提升全區企業知識產權意識。1-6月,專利申請量63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80件;專利授權量818件,發明專利授權52件;合意氟、順博、快地、楚江、正通、博云、佳致等8家企業申報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三是深入推進創新載體建設工作。組織對各特色載體承擔的項目逐項進行中期檢查;組織第三方機構專家赴各特色載體現場檢查指導,及時整改落實發現的問題。四是建設和優化創新平臺。與廣清幫扶指揮部、廣州大學對接共同推進清遠廣大協同創新研究院的建設,積極推進與中關村信息谷合作建設清遠·中關村信息谷科技園,推動清遠中大創新藥物研究中心 、清遠高新華園科技協同創新研究院、華南師范大學(清遠)科技創新研究院等三所高校研究院提高研究效能,促進高校人才與科技成果在我區落地和轉化。五是制定出臺激勵人才創業就業政策。每年設立5000萬元的人才專項資金,通過提供不同檔次的購房補貼、生活補助及金融支持,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來清遠高新區創業就業,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高地。
(四)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園區城市管理。科學編制園區規劃方案,統籌謀劃未來三年基礎設施建設儲備項目,啟動市政道路、排水管網改造、工業園區形象和功能提升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加強園區市政管理,全面推進園區環衛保潔和市政設施維護市場化,優化園區出行公交線路,提高市政管理的服務水平。二是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廣實施“粵政易”協同辦公平臺、“清企通”企業服務平臺等的應用,推進政務數據治理、共享,進一步簡政放權,減證便企,上半年政務中心共受理各項審批業務50367件,辦結49000件,辦結率97.66%,群眾即時評議數據46300次,滿意率99.9%。三是毫不松懈抓好園區安全生產工作。堅決落實“一崗雙責”,建立區領導班子成員分組包干“兩重點一重大”企業,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督促危險化學品企業根據實際及時修訂應急預案,配足配齊應急救援器材和裝備,組織應急知識教育培訓等工作。創新開展應急演練、強化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確保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上半年累計檢查企業180家次,發現安全隱患674項,完成整改631項,43項未整改隱患問題已上報清城區應急管理局進行執法處理。四是打好園區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主動協調市相關部門,開展園區揚塵、工業企業、機動車尾氣等大氣污染專項治理,出臺《清遠高新區在建工地大氣污染防治巡查方案》,加緊推進企業柴油叉車淘汰工作。嚴格落實國控點各項管控措施,改善國控點周邊道路行車環境,抓好不良天氣應急期應對措施的落實。扎實推進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上半年我區共接到市、清城區大氣污染防治督查交辦問題10件,100%完成整改。
(五)一以貫之抓實黨建工作。一是強化理論武裝。常態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第一議題”、理論中心組學習等制度,上半年區領導班子集體共開展專題學習14次,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轉化為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具體抓手,全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二是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100%完成71項查擺問題的整改,建立長效機制,始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主動承擔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責任,發揮政治引領優勢,通過有力的組織、嚴密的防控、到位的宣傳、穩定的保障,在防控疫情的戰役中充分釋放主題教育的巨大效能。三是突出政治機關屬性,扎實推進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模范機關建設。重點抓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民主評議黨員、黨員評星定級、雙重組織生活等經常性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基層黨支部開展學習研討活動50多次,主題黨日活動43次,書記上專題黨課13次,黨員干部撰寫理論學習文章、心得體會110多篇,推動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四是積極推進“兩新”融合發展。按照“以機關黨建帶園區黨建”的思路,認真開展機關與“兩新”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積極策劃慶祝建黨99周年系列活動和“兩新”黨組織黨建路演比賽活動,積極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基因”。五是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有效監督。今年以來,深入開展任前廉政談話、崗位廉政風險排查、警示教育專題講座等紀律教育活動,落實主體責任,多措并舉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強化日常監督,打造風清氣正發展高地。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發展水平總體偏低。傳統產業比例重,龍頭企業和大企業少、中小企業偏多,發展模式粗放,缺乏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企業內生增長動力不足。
二是土地等要素資源嚴重缺乏。工業用地存量少,用地指標不足,批而未供用地總量少、地塊零碎,嚴重制約了園區招商引資、企業擴大規模以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園區配套還不夠完善。高速路網、園區基礎設施、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社交活動、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綜合配套還不夠完善,未能有效滿足企業和人才發展的需求,不利于企業進駐、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影響了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下半年,我區將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續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打造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腹地、粵北區域科技創新產業中心。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調整產業結構,壯大產業規模。鎖定“粵港澳大灣區上市企業和轉板企業、需轉移擴大生產規模的科技企業、從孵化器畢業需產業化的創新型企業”等目標,加強科技招商工作。以對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為重點,計劃舉辦京粵(清遠)跨區域協作產業對接推介會,積極引進一批產業帶動作用大、關聯度高、輻射能力強的優勢項目,推動我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抓好項目落地,加大對標準廠房建設扶持力度,狠抓技改節能,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二)提升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動能。繼續抓好“爭先進位”工作,重點做好火炬統計和“科技月報”報送等工作。加快廣大協同創新研究院落地,推動中大、華工、華師研究院等平臺專業化運作,完善平臺發展考核機制,有效推動高校人才與科技成果等落地和轉化;加快天安智谷、華南863提質增效;高質量推進創新主體培育,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計劃,鼓勵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和專利申報,推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創建工作,加強清遠市知識產權對接轉化中心建設,提升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專利質量提升發展,做好科技金融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建設,持續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營造濃厚的“雙創”氛圍。
(三)完善園區配套,提升園區形象。加快蓮湖產業園、銀源工業小區、嘉福工業園二期、雄興工業園及周邊地區的控規編制、報批工作。加快推進一批園區路網工程建設、排水管網,市政消火栓工程、百加小學新建工程、嘉福、老舊園區改造提升工程等建設。建立基礎設施儲備項目庫,做好年度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提升園區市政管理水平,對各園區市政道路、環衛、園林及市政雨污系統的巡查及維護工作,推進園區形象和功能提升。
(四)抓實服務和管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一是積極支持和配合項目單位解決項目建設、用地、審批等方面存在問題,強化協調服務,讓企業辦成事。二是加強土地利用管理。梳理現有存量土地,加大力度協調征地及民事工作,盤活區內閑置用地和閑置廠房,為項目落地騰出發展空間。三是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穩步推進區內企業柴油叉車改為電動叉車相關工作。四是壓實安全生產責任。開展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和安全知識宣傳、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動,實施應急預案演練,推進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五是改善留才用才環境。
(五)強化黨建引領,夯實發展根基。持續推進“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走深走實,用學習成果指導調研實踐,用調研實踐深化學習成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健全完善干部談心談話、提醒約談等制度。打造專業化干部隊伍,圍繞“八個本領”開展精準化培訓。把意識形態工作、保密工作與各項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抓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好工會及“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提升團隊凝聚力。
廣東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