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主動公開〕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對市政協七屆會議
第20200307號提案會辦意見的函
市發展改革局:
我局對市政協七屆會議《關于請求將英德3個華僑茶場納入美麗鄉村建設等鄉村發展規劃范疇的建議》(第20200307號)的會辦意見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調查了解,英德原有的華僑茶場、英紅華僑茶場和黃陂華僑茶場已先后建立了鎮或與周邊鄉鎮合并,成立了鎮一級黨委、政府或社區組織。目前,除黃陂華僑茶場外,英德華僑茶場、英紅華僑茶場形成了類似農村的村莊。英德華僑茶場現已“改制”設置為“英華社區”,主要村落為原“并場村”(實為原地方的農村,當年為規范管理,并入農場管理),共設7個村莊,每村戶籍人口在40至193戶之間,村落完整。英紅華僑茶場“改制”后分別并入到紅光、紅衛、紅旗、紅橋四個僑民社區。除紅旗、紅橋兩個社區有22個組列入廣清特別合作區、英紅園等兩個工業區紅線范圍,僑民安置到鎮集區以外,實際形成類似農村的村莊25個,其中紅光6個 (其中1個村莊5戶僑民21戶當地農戶混居)、紅衛10個、紅旗4個、紅橋5個。村莊戶籍人口在26至145戶之間,村落完整。上述華僑農(茶)場轉制后,村民表示有創建創建美麗鄉村的意愿。
二、辦理意見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在10月15日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信息平臺操作視頻培訓會上提出的“涉農社區的村莊可錄入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信息平臺,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范圍”的講話精神,英德3個華僑茶場中已實際形成自然村落的社區涉農村莊,可由當地政府將上述社區的涉農村莊錄入廣東省美麗鄉村建設信息系統,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范圍。
按照《關于明確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相關工作要求的通知》(粵財農函〔2018〕482 號)《關于明確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相關工作要求的補充通知》《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辦發〔2018〕21號)和《中共清遠市委辦公室 清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清遠市“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的通知》(清委辦發電〔2018〕19號)精神,上述社區的涉農村莊錄入廣東省美麗鄉村建設信息系統后,同步享受《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關于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實施方案》(粵辦發〔2018〕21號)、《關于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行動方案》(粵鄉振組〔2019〕4號)、《清遠市“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清委辦發電〔2018〕19號)、《清遠市關于深入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行動方案》等政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處理、村道硬化、廁所改造、集中供水、農房改造、公共服務等方面建設,逐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
2020年10月19日
(聯系人:黃志恒,聯系電話:3364835)